中国市场学会海疆丝绸之路工作委员会

logo.png

扮靓自贸试验区 建设生态示范园

302
作者:中国改革报:赵庆国、李桂丽、黄成金来源:http://www.cfgw.net.cn/epaper/content/202101/13/co网址:http://www.cfgw.net.cn/epaper/content/202101/13/co

——海南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建设纪实

65caa798-8297-4ba9-9b5d-12698226a76f.jpg.1.jpg


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规划占地近7000亩,将分三期建设。


fa46e7eb-aa73-4aa8-b37e-3a66c025e998.jpg.1.jpg


用于安排养殖户入园的示范养殖厂房项目一期主体框架已封顶。



隆冬时节,北国千里冰封,海南百果飘香。

2021年元旦前夕,当记者跟随中国市场学会海疆丝绸之路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海疆委”)专家一行来到海南省文昌市的时候,这里尽管有了一点凉意,但沿途仍处处可见繁花盛开、绿意盎然。在位于文昌市会文镇沙港村沙港崀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区,记者看到,一排排建筑用房整齐排列,一台台大型施工机械进进出出,工作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土地平整和池塘填复等工作。

紧邻海滨的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北邻文昌市清澜港、南邻琼海市潭门镇国家级中心渔港,是海南省规划建设的一处大型海水养殖产业基地,旨在带动和辐射东部地区渔业的转型升级。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冯家湾海域地处文昌、琼海两市交界,这一带海水养殖非常集中,部分区域的沙滩已经淤泥化,环保形势十分严峻。进行水产养殖整改,恢复海洋生态,是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文昌市委、市政府牵挂在心的一件大事。为此,文昌全市上下做了大量工作,建设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就是要吸引渔民“上岸养鱼、绿色发展”。

落实中央督察整改要求

长期关注文昌经济社会发展的海疆委副主任兼秘书长沈宣霖告诉记者,文昌是我国重要的热带水产养殖基地,会文镇冯家湾片区海岸线长约17公里,原有养殖户2100多户,育苗场250多家,主要养殖石斑鱼、东风螺、南美白对虾等,年产值在16亿元以上,从业人员近万名。海水养殖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由于养殖场过于密集,养殖尾水大量直排,不仅破坏沙滩景观,而且污染近岸海水,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针对近岸养殖的无序发展,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督察反馈意见明确指出,“文昌、琼海两市交界的冯家湾海域海水养殖最为集中,部分区域沙滩已淤泥化”。对这一问题,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从严整改,从2019年6月份开始,全力以赴展开冯家湾海水养殖污染问题整改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致力发展现代化水产养殖业,旨在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产业园分三期建设,除了一部分设施专门用于安排原有700多户养殖户外,还要引进规模化水产养殖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园区规划为“两轴、一产业聚集区、一中心、四配套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两轴:沿着琼文公路(201省道)的东西发展轴和沿着滨海公路的南北发展轴;一产业聚集区:冯家湾渔业产业园核心发展区,重点发展水产种苗繁育、绿色健康水产养殖以及新品种的驯化引进;一中心:渔业研发创新中心,主要集科技研究、学术会议交流、展示博览、产品孵化为一体;四配套区:加工物流配套区、交易配套区、沿街商业配套区和设施配套区。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海水养殖富了文昌群众,却造成了海洋污染;整治污染断了渔民财路,却催生了现代化的立体养殖园区。从《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推进方案的通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海南省推进县域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到《文昌会文至琼海长坡海岸带水产养殖环境整治与养殖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等,一份份重头文件淬炼着文昌的热带农业,也深深打动了来自北京的海疆委的专家学者。

近年来,海疆委充分发挥智力集聚优势,参与了多项国家重大涉海政策任务工作,与沿海各省市政府建立了广泛联系,也为地方发展改革提出了非常多的好点子、好建议。沈宣霖说,站在这里看大海,仿佛已经看到冯家湾成为全省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服务全国和辐射全球的水产种苗生产基地、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海湾的崭新未来。

树立热带农业发展新标杆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地处海南岛东北部的文昌市,拥有278.5公里的海岸线资源,是全岛海岸线最长的一个县市。文昌的水产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集聚了一批骨干企业和大量个体养殖户,已成为海南省乃至华南地区有名的海水苗种基地、全国著名的进口一代虾苗生产基地。会文镇于2006年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对虾星火产业带”,被誉为海南的“虾苗谷”。冯家湾是海南对虾苗种繁育发源地,形成了海水育苗、养殖、饲料直供、活饵料开发、水产药物代售、水产养殖设备直供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海南省海水苗种培育的技术咨询、饵料购买、药物和设施采购最集中、最方便的地区。文昌热带海水苗种物流产业分工精细、途径多样,可以方便地实现陆运、海运和空运,将苗种运至全国及世界各地。

发展热带渔业,首先要保护好海洋资源。2019年以来,文昌大刀阔斧地整治海水养殖造成的环境污染。一方面,要求水产养殖企业和散户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要求,不同养殖模式分别采取建设沉淀过滤池、安装微滤机、建设生态塘等方式进行处理,治理达标后的养殖尾水规范排放,严禁向海滩排放。另一方面,聘请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编制完成《文昌市冯家湾水产养殖尾水治理规划》,根据不同养殖模式有针对性地制定尾水治理技术流程和工艺,派技术人员到各养殖场指导养殖户建设尾水处理设施,从根本上解决养殖尾水直排、冲刷海滩、水质差、排放口无序等难题。

与此同时,文昌还加大人力、财力投入,对冯家湾片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对海岸带陆域200米范围内涉及规划林地的鱼虾塘、养殖场等加强监管和巡查,对非法占用海域的养殖场进行立案和行政处罚。

在加大行政处罚、制定排放标准的同时,文昌还创新性地借鉴国外先进养殖经验提出治本之策:引导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在会文镇沙港崀地区规划建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冯家湾水产养殖综合体示范园区。该项目规划总面积近7000亩,预计总投资30多亿元,目的是为了打造水产养殖业集约布局、集聚发展新格局,促进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

在总体定位上,冯家湾园区要做现代渔业国际合作示范区 、国家水产种业南繁基地文昌中心、国家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海南现代渔业产业园核心区和海南近海养殖污染整改样板区,依托冯家湾现有的海水养殖产业基础,建设以水产养殖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产业聚集地,重点发展水产种苗繁育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园区发展将坚持产业化、工厂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努力实现劳动生产率和养殖户收入明显提高、环境负荷和经营风险明显下降,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渔业转型升级目标。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2019年引进正大集团和海大集团入园的基础上,2020年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又陆续引进了海南勤富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等12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目前,产业园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理念先行,无中生有,跳出海洋反而做大了渔业。沈宣霖评价说,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立足渔业生产、污染治理和环境修复,建构工厂化养殖和生态养殖相结合的环境友好型新型养殖模式,在满足养殖生产之外,同时实现了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科研开发,推进海岸带生态环境治理和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实现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和养殖户持续增收,成功引领带动全省乃至全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发展,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渔业之路。

(本文配图由文昌市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提供)